1月3日,校党委书记苗宁礼到人文与基础科学学院和人文社科研究院进行工作调研,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彦兵,以及党委委员、党委组织部部长李云恒陪同调研。人力资源处、科研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本次调研围绕如何发挥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对于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如何做到人文社科研究院踏实起步展开。党总支书记、院长秦军昌就学院整体工作和人文社科研究院的建设框架、2025年工作计划做汇报,财经学院院长张立军等各研究所负责人、人文与基础科学学院副院长朱文明及教师代表先后发言。针对学院的发展、研究所的建设,与会职能部门负责人给出了中肯意见。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苗宁礼书记肯定了学院、研究院的工作,表示学院工作定位准确、布局系统、措施明晰、多有创新,体现了新起点、新谋划、新行动、新气象和领导班子的思考力以及务实创新的精神。苗书记强调,全员要充分树立工作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人文与基础科学教育是全面育人的基础支撑,是实施通识教育、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是传承文明两翼、弘扬真善美的主渠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力量。苗书记提出下一步工作要从“四个加强”重点发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目标引领。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结合学校关于培养“两好两强”的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立足人文与科技教育角度,从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出发搭建和优化课程体系。二是加强基础支撑。抓好课程、教材、师资、研修基地建设。三是加强格局拓展。建立开阔的工作体系,围绕“教学、科研、交流、特刊、智库”等工作,全面推进。四是加强质量锻造。围绕“一流业绩”“一流经验”“一流荣誉”“一流影响”,争创佳绩。为此,要在研究上下功夫,要在改革创新上多琢磨,要在人才引进上出大招,要在特色塑造上有亮度,要在以评促建上有机制,推动建设一批名课、名师、名教材、名成果、名特色,对通识教育优质高效起支撑作用。对新成立的人文社科研究院的工作,苗宁礼书记提出,要围绕“队伍、任务、行动、成果、保障”五个方面强化建设。
周彦兵副校长对学院、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牢记使命愿景,发挥人文精神的引领作用,重视人文通识教育,建设“有品质、有品位”的大学;二是高站位做好顶层设计,立足类型教育特色,在完善通识教育体系上下功夫,建立立体资源库,做“有营养”的课程,发挥研究院产业智库的作用;三是抓好推动落实,做好制度建设、质量建设、环境建设,明确时间表、任务图,以开放思维,推进跨界研究,进一步向上拔高、向下扎根、向外拓展、向内激活,营造“百花齐放的满园春色”。
学院班子代表全体教师对苗书记一行新年伊始莅临学院调研指导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院将把苗宁礼书记对学院的工作期望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对标强化基础建设,强化全面育人的支撑作用,重点发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文、图/人文与基础科学学院)